咨询热线:0415-2881288

平均粒度仪测试方法和测试步骤

费氏粒度仪(Fisher Sub-Sieve Sizer)是一种基于空气透过法测量颗粒平均粒度的仪器,主要用于测定粉末的平均粒径比表面积,尤其适用于金属粉末、陶瓷粉体、催化剂等工业领域。其测试原理基于颗粒床层对气流的阻力,通过计算透气率来间接反映颗粒的粒度分布。以下是其测试方法、原理、步骤及注意事项:

一、测试原理:空气透过法(达西定律)

当一定压力的空气流过填充有粉末颗粒的多孔床层时,气流受到颗粒表面的摩擦阻力,流速与床层的孔隙率、颗粒比表面积(或平均粒径)相关。
根据达西定律(Darcy's Law)和柯曾尼 - 卡曼方程(Kozeny-Carman Equation),通过测量气流的压力降(ΔP)和流量(Q),可推导颗粒的比表面积(Sw​),再结合颗粒密度(ρ)计算平均粒径(d)。Sw​=ρQΔP​​K​(K为仪器常数,通过标准样品校准)

二、主要仪器结构

费氏粒度仪通常包括以下组件:

 

  1. 样品管:用于装填粉末样品,形成固定高度的颗粒床层。
  2. 压力系统:提供稳定的气流压力(如通过水或汞的液位差产生压力差)。
  3. 流量计:测量通过床层的空气流量(如皂膜流量计)。
  4. 校准模块:使用已知粒径的标准粉末(如玻璃微球)校准仪器常数。

三、测试步骤

1. 样品准备

  • 确保样品干燥(避免吸湿影响床层透气性),若有团聚需预先分散(如过筛或轻轻研磨)。
  • 称取一定质量(约 5-10 g,具体根据样品密度调整)的样品,记录质量(m)。

2. 装填样品

  • 将样品倒入样品管,轻轻敲击管壁使粉末均匀堆积,避免压实或留有空隙。
  • 调整样品床层高度至仪器指定刻度(如固定为 20 mm),确保每次测试床层高度一致。

3. 仪器校准

  • 使用已知比表面积或粒径的标准样品(如标准氧化铝粉)进行校准:
    • 按上述步骤装填标准样品,测量压力降(ΔP)和流量(Q)。
    • 计算仪器常数(K),确保校准结果在仪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(如 ±5%)。

4. 透气率测量

  • 连接样品管与压力系统,打开气流开关,使空气通过样品床层。
  • 记录稳定状态下的压力降(ΔP,通常由水柱或汞柱高度差表示)和空气流量(Q,如皂膜流量计的上升时间)。
  • 重复测量 2-3 次,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。

5. 数据计算

  • 根据柯曾尼 - 卡曼方程和校准后的仪器常数(K),计算样品的比表面积(Sw​):Sw​=ρQΔP​​K​
  • 若需计算平均粒径(假设颗粒为球形),结合颗粒密度(ρ):(单位:μ)

四、注意事项

  1. 样品分散性
    • 颗粒团聚或结块会导致床层透气性降低,需确保样品充分分散(可过筛或使用分散剂)。
  2. 床层均匀性
    • 装填时避免振动或压实样品,否则会改变床层孔隙率,影响测试结果。
  3. 环境条件
    • 测试需在恒温环境中进行(避免温度变化影响空气密度和流量),且气流需干燥(可通过干燥剂过滤)。
  4. 适用范围
    • 适合测量1-100 μm的粉末(粒径过小会导致气流阻力过大,过大则透气性过高,误差增大)。
    • 仅能提供平均粒径和比表面积,无法反映粒径分布细节。
  5. 仪器维护
    • 定期清洁样品管和流量计,避免粉末残留影响后续测试;校准周期一般为 3-6 个月。
      平均粒度仪
      费氏粒度仪
      平均粒度仪费氏粒度仪的测试方法

五、优缺点分析

优点 缺点
1. 仪器结构简单,操作成本低。 1. 仅能测量平均粒径,无法得到分布数据。
2. 适合在线检测或生产过程快速分析。 2. 依赖颗粒形状假设(球形),对异形颗粒误差大。
3. 对样品破坏性小,可重复测试。 3. 受床层装填均匀性影响显著,需严格控制操作。

六、应用场景

  • 金属粉末:如铁粉、铜粉、不锈钢粉的平均粒度检测。
  • 陶瓷与矿物:氧化铝、二氧化硅等粉体的比表面积分析。
  • 催化剂与吸附剂:评估颗粒的多孔结构和反应活性。
  • 制药与食品:如原料药粉末的粒度控制(需结合其他方法分析分布)。

 

费氏粒度仪的测试结果与激光散射法等直接测量方法可能存在差异,因其本质是通过比表面积间接推导粒径,适用于对平均粒度和工艺稳定性要求高的场景。

2025年5月16日 09:50
首页    新闻动态    平均粒度仪测试方法和测试步骤

近期技术文章

近期新闻

近期创新